学工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司法考试经验之谈(三)——李玲(2006级法学专业)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0-05-31

通过司法考试心得

 11月21日,司法考试放榜日。本以为没那么早知道的分数,在“考友”的通知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网查了分数,390分,很幸运,终于通过啦。半年前立下的目标,今天终于实现了,努力没有白费,付出得到了回报。想想复习准备考试的过程,感慨万千

 自从去年司法考试改革后,大四在校的学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了。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好消息。大三下学期开始后,我就开始准备复习司法考试了,当时想的是,作为一个学法学的人,不考司法考试能算得上是读法律的吗?既然要考司法考试而不作努力,那做这件事还有什么意义呢?既然决定了,那就决定了,那就应该为此而努力。

首先,对考察规律要有一定的分析,要了解司考是考什么的,考试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一)近年试题朝两个方向快速发展:理论的更加理论,实践的更加实践。在05年的司考中,对理论考察侧重的趋势已经初见端倪,并且占了较往年考试更大的比重。今年,这种趋势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乌云压阵,不仅明显的反映在卷四上,在前三卷的客观题中也大大加强。在理论和实践考察的夹击下,处于中间地带的题目已经非常少,想要凭借死记硬背,只抓法条,而疏忽于理解和融会贯通,肯定会壮烈牺牲。

(二)题干和选项的隐蔽性进一步加大,试题难度比例大大提高。看今年的试卷难度,卷一:比较杂,但细细考究,主要还是以理论法学和民法还有刑法为结构,三国法穿插其中。难度排行老二!卷二:以刑法为主,行政法为辅。题型看似比较简单,实则迷惑无比,处处陷阱,需谨小慎微去思考着回答。难度排行老三!卷三:以商法为主,经济法次之,其次零星加入民诉法内容。第一眼望去,题型紧凑,但不尽然。明显是给分之卷。难度排行老四!卷四:法法相章,德行具备。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前提,前后连贯起来。让考生考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难度排行老大!

(三)考察范围广泛,注重学科之间的归纳、融通和比较,“面大”且“联多”。虽然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一直是我们复习始终要坚持的首要原则,但从05年开始的“面大”这个新情况意味着备考的内容将有所增多, “偏”从这个角度上说,实际上是考察的内容更加广泛、全面所致,所以特别是在应对前三卷细碎客观题的知识点我在复习中做了一定的准备,没有一味采取猜题战术,抱侥幸心理。“联多”是司法考试在能力上的更高要求,在比较、归纳方面要下足功夫,摒弃各个部门法之间条块分割,互不相干的惯性思维,建立联系的观念。

其次,在学习上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复习司考是一个长期又枯燥的过程,没有一定的耐心是不行的,特别是越到最后越要有耐心。司考真的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但只要能坚持下去,最后的胜利会属于你的。

 再次,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司法考试考察的法律内容多,涉及面广,想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复习的过多,过全,胡子眉毛一起抓,反而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抓住考试的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手中就必须有一套好的复习资料。建议底子薄的人可以先看看三大本,三大本是理论的基础,等万国的专题讲座出来后可以以这套书为复习参考书,他的内容比三大本要简洁,而且也有很多归纳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学好真题学透真题。在看书后自己要做真题,做完后,对错的题目先自己在书上找答案,然后再认真看解释,直到把题目弄懂为止,争取把遗漏的知识点补全。到最后阶段可以看真题的归类解释,好像也是万国编的,真题最少要过三遍。辅以重点法条予以彻底强化,毕竟,绝大部分考题还是以法条为蓝本出的。我用的是李建伟的重点法条书,该书层次清晰,重点法条比较全面(除经济法),关键是写的很透彻,有利于澄清对法条的疑惑。但是,看重点法条我的感觉是一定要以对基本法规的了解为前提,否则很容易形成一知半解、一叶障目。到了九月就是临考期间了,在考前要调整考前状态。考试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里压力。考前可以适当做一些模拟题,多看看历年真题解释。

最后一点体会,就业的压力,社会的诱惑、压力也罢,好多问题都得解决,不过既然决定备战司考那就要用心专一,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把这几个月坚持下来。现在看来,计划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下定了过司考的决心,更要下苦工,专心一意。我们不能苛求当开始复习那一刻起就百分之一百投入,时间不够可以慢慢积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点才最重要,有了信心,努力去做,用心专一,就能静得下心来看进去书,把关系理清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知识点,否则投入大量精力,未必能如愿。抓好手中的“武器”,加上必胜的信心,通过司考不是梦。